• 网站首页
  • 2号站专业
  • 美容
  • 产业
  • 宏观
  • 二号站资讯
  • 2号站干货张涤生院士自传——我这一辈子

    发布时间: 2023-04-18 21:41首页:主页 > 产业 > 阅读()
    凤凰二号站官方平台登录, 2号站登录会员,

    西方人把每一个十年唤作一个“台阶”(Decades).我是1916年诞生的,屈指算来,我已登上第十个台阶了。时间,你跑的好快,我一直紧紧随着你的脚步,一路走来,凤凰二号站官网 觉得有些累了,如今头发白,体力差,爬起台阶来就慢得多,好辛苦!在这第10个台阶上,我回首90多年生活历程,弯弯曲曲,高低不平,有颠沛流离,也有舒畅造愉悦。如今适逢 来临,我有幸渡过这段幸福时光,是机遇,更是一份难得的福份。承记者来邀请我写一份回忆文学,欣然应允,既籍此纪笔,又得以鼓舞后人,承前继后,此之谓也。

      人们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又称30而立,此话不假。在过去90多年中,我的人生道路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恰是30年,是我读书,受教育,和经受战争考验的培育成长阶段,2号站登录中心 后60年才是选定专业,朝着整形外科这门新外科专业,开始学习、实践、开拓、创新、最后作出应有贡献的时期。

      如今,后60年过去,恰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这真是一个巧合,在前30年中,我就是在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占领中国,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走过来的。经历90年的漫长历程,闭目反思,往事历历如在眼前,不禁心潮澎湃,百感次集,心灵深处,颇多体会心俓,诚分叙于后。

      一、30年河东成长

      在30岁以前,我是在父母、老师、教育培养,进步思想灌输,社会变迁,以及战争考验的过程中走过来的。我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父亲虽然见过世面,曾从家乡无锡远赴东北长春在中国银行前身“大清银行”当过行员,我也出生在长春,但他毕竟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头脑中充满封建意识。他很爱我们兄弟两人,我曾读过,从读三字经到孔孟三道。7岁进入正规小学,后入中学、大学,这个阶段恰是社会变革,新旧时代交替的年代。每个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不过只占一部分,而社会影响,老师的熏陶却起了主导作用。对我来说,初中时期我接受了新文学的启发,提高了对社会发展的初步而模糊的认识。初中三年级,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我也曾随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东北三省”的口号,爱国主义思想也就是这样开始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播下种子。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扬广大,养成我奋发图强,不畏艰险为国为民,甘为孺子牛的性格。

      在我中学时代,最最影响我成长的莫过于初中时期的一位语文老师和高中时代的一位英语老师。

      在初中一年级读书时,我有了一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他姓严,名济宽,是宜兴人,为我讲课时,他谆谆善教,课讲得透彻易懂。与别的老师不同的是他除了语文课本外,还特别指定要我们多看文学类书籍,诸如巴金的《家》、冰心的《寄小读者》、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等作品,以及屠格涅夫的《前夜》、托尔斯坦的《复活》等,也正是这位老师,还要求我们读苏联的新文学小说,如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等小说要知道那时是1929年,有这样具有进步思想的语文老师是很难得的。他对我们这群莘莘学子灌注了进步思想的种子,使我们年少懵懂的心灵开了窍,初步知道了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异同。

      初中毕业后,我考入了私立无锡中学,这个高中以外语教学水平高而闻名江南各地,除中国地理历史语文等课外,其他英语、数理化、外国地理、历史等课程都是以英语原版教科书为教材。那时的英语课老师是徐燕谋先生,在他的深入浅出细致耐心的教导下,和我奋发努力的勤读下,我终于读过了高中三年级“英文课”这个难关,为今后的提高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外语基础,使我终身受益!

      1935年夏末,我考进了南京中央大学。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变了一个模式。离开家庭较远,周末不能回家了,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是一个新问题。我不久参加了南京学联(左派学生组织),每周参加读书会,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便是在我刚到南京不久的所读的一本自学书,当时这书很受进步青年的喜爱,是一本普及共产主义教育的启蒙读物,给广大青年指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和如何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哲学观点的方法和道路。

      进了大学,我的政治思想认识提高了,开始知道中国当时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政党和政权,一个是反动的国民党,另一个就是先进的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我知道了发生在江西井冈山的起义,红军的万里长征,在延安有一个由毛泽东领导的红色政权,中国大地上有多少青年向往着他。我们生活和学习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采取和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反对和企图消灭共产党,叫嚷着要“先安内、后攘外”,事实上采取了一条不抵抗投降主义路线。我们大部分的青年都是爱国的,具有进步思想,向往共产党,因而参加了各种进步的学生运动。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以全民抗日。通过两年在南京读大学的经历,使我在思想认识上又提高了许多。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开始,不久上海开始了8.13抗战,我在家乡参加了无锡市青年抗日后援团工作,但不久国民党军队溃败撤退。我在1937年11月份随中央大学西迁去成都华西坝继续读书,但抗日救亡的意识在心中燃烧正旺,因此没有多久,就和华西大学的地下党取得联系,参加学生运动。1938年春,我们的组织改组,他们推举我担任华西坝大学生抗日救亡团团长。在以后阶段中,华西坝又有几个大学从东部迁来,最后华西坝除华西大学和中央大学外,还有南京迁来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山东济南的齐鲁大学医学院,这样就有了五所大学。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在1938年后改组为五大学战时服务团,由金陵大学的一位我的老同学担任团长。

      在华西坝上,五大学战时服务团曾在1938—1940年两年时间里我做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工作,我是积极分子之一。

      1941年夏我从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工作。救护总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林可胜教授,是一位著名生理学专家,领导班子也都是协和医院从北京撤退到后方的各科主任。我在救护总队工作了三年,受到了很好的外科专业培养,当时外科主任张先林教授是我的恩师之一。1943年底,我奉命调往印缅战区,参加远征军救护医疗队,这样我便飞越驼峰到了印度。然后从印度黑多去缅甸北部战区前线,在美军第43流动手术队当军区医。我随军参加了密支那、八莫、南坎等几个战役,在日军炮火下,进行的伤员急救治疗工作,夜以继日,经历了生死考验,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

      30个春秋过去,从幼年、少年到青年;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弯弯曲曲,酸甜苦辣,在父母亲、老师的教育下,在社会变革、炮火洗礼锻炼下,我长大成人,到了而立之年。他们铸就了我的体魄、思维、知识和性格多方面的特点。30年河东就此结束。30年的成长经历既锻炼我健康体魄,又充实了我入门的知识,培养我乐于助人,奋发图强、勇于进取的个性。我虽在性格上偏于内向,不善辞令,但内心却充满热情,敢于在最需要时做出头掾子,勇担责任,击中要害,去解决一些难题。

      二、后60年河西闯荡(整形外科专业领域)

      当我踏进人生第二个创业阶段,我选择了做一名整形外科医生,不是短期,而是一辈子。老天不负有心人。我如愿以偿,达到目的,而且还成为新中国整形外科创始人之一。

      1.出国进修

      1945年初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侵略军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于1946年春脱下军装重返故里,和阔别8年之久的老父母亲和弟妹们重新相见,欢愉之情,难于言表。

      这时,老上司林可胜教授为了奖励我们这批随他抗日征战作出贡献的医师们,特选送了100多名各级医师,在美国医药助华会(ABMAC)的资助下,去美国进修或参观(中老年人)。我的外科老师张先林问我愿意学习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愿意去学习“整形外科”,他便为我办理了去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进修学院(Gradute School Of Medicine)去学习整形外科,导师是美国整形外科先辈之一Robert.H.lvy教授。Lvy那时已近60岁,是一位慈祥谦和的学者,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为战伤晚期伤员做了大量整形修复手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他知道我曾参加二战的经历,故此特别亲切,获得他的青睐。在二年时间里,我获得了进入这门新外科专业的开门钥匙、逐步登堂入室。这宝贵的二年异国学习生活,不但充实了我的医学理论和技术,也见识了当时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比我国那时落后的现实,进一步促进了学成后为国家努力贡献、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和愿望,当然生活中我在外语交流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我留学的双丰收。

      回国后几经周折,1962年我终于在瑞金医院正式建立了整形外科,这是继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整形外科以后全国第三个整形外科。

      2.机遇和挑战

      大凡每个人在创业成长的道路中,虽各有不同的经历,但总的来说,却都存在着一条无形的规律,这就是事业要有成就,必须在长长的创业道路中,抓住每一个机遇,勇于接受环境和时代的挑战,不怕困难,勇于开拓,为人民服务,做出无私奉献。我从美国学习回国后不久,迎来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我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开拓我的人生道路,迄今牢牢不放。

      1955年初到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首次经历了几个严峻考验,并获得声誉。1956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但有的登山队员却被冻掉了鼻子、手指和脚趾等,我为他(她)们做了一系列全鼻再造手术、手部功能恢复性手术,都获得很好的效果,得到北京国家体委领导的承认,并受到表扬。

      1958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广慈医院在5月初收治了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抢救成功。我也参加了抢救小组,这对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也参加烧伤治疗重在深度烧伤植皮过程,从中获得了如何整体治疗烧伤的经验,提高了学术水平,又从此开始了在全国各地救治大量烧伤晚期病人,促使了我国整形外科的大发展。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说,整形外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出来的金凤凰!在中国,我想,应该加上一点,新中国整形外科是从1958年大炼钢运动中飞出来一只开屏孔雀。从1962年在瑞金医院建立整形外科学科,1966年迁往九院,经过10年文革的折腾,一直到1976年以后,整形外科才重放光芒,大展鸿图。先是一座宏伟的整复外科大楼拔地而起,然后是整复外科研究所、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相继挂牌,一系列期望和目标,都逐渐成为事实。特别是1976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频繁的国际交流,九院整形外科成为国际上一个著名的品牌,这是来之不易的,也就是我科在过去60年中不断耕耘,开拓创新的收获。

      三、我的人生观和治学之道

      让我谈谈我的人生观和治学之道。幼年时,我的性格孤僻内向,不善言辞和交谈,但从高中时代开始,我就开始有了自知之明,感悟到过于沉默寡言,不善于和他人接触交流,就会把自己孤立起来,失去朋友,生活圈子也就变小,就没有发展前途。如何做到从内向到外向,还得从头做起,从自身做起。这样我开始同学尽多交流。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在行动上逐渐树立了为人民无私服务的人生观,凡是班级中有些要做的事我就主动地承担下来,虽然那时功课很紧,时间常常不够用,但由于我从不把书本死记硬背,因此花些时间来做些班级工作,两者并不冲突。

      这样我在高中二年级时便开始当上了班长,为班级服务。一直6年大学毕业时为止,连续当了8年班长,一位老师直呼我“老班长”这个过程也逐渐培养了我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我一直认为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公为首,有时公和私产生矛盾时,我常把公放在第一位而宁可放弃个人利益,常以在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但在学术创新开拓方面,我却当仁不让,敢为人先,争取第一。几十年来,我为我国整形外科,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技术上都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开拓。改革开放以来,九院整形外科蜚声中外,至今不衰,为国家增添了一份荣誉,这是我个人和我所带领的一般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我虽已步入耄耋之年,精力有限,退居二线,但壮志忧存,晚霞余辉,依然明亮照人,继续在为年轻一代的前途道路上指明方向。

      治学之道在于“勤”。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学习格言。但从整个人生来反思,治学之道还是存在阶段性。①孩提时代、中学时代、大学时代;②大学毕业后,进入服务社会和国家的时期;③有所作为,开始有所成就的时期。他们各有重点和不同的治学之道。
    特别声明:凤凰集团2号站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2号站专业 - 美容 - 产业 - 宏观 - 二号站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凤凰2号站-二号站平台-「联盟认证注册」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