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讯 华益慰医疗队深入北疆进行医疗援助,多年以来,华益慰医疗队深入边防一线巡诊,为边防军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华益慰医疗队情动北疆,再次深入戈壁深处的阿拉善军分区巡诊。
从8月21日到28日,8天时间中记者跟随医疗队穿越戈壁大漠,行程2000多公里,为军分区戍守边防一线的官兵、家属以及农牧民进行医疗巡诊、技术帮带和义诊服务。
在广阔的北疆大地,“华益慰医疗队”跋涉奔波的身影与官兵们热切期盼的眼神,交织出一幅深情的动人画卷。
四千里边防线不落一兵一哨
抵达阿拉善军分区某边防团当晚11时,医疗队就紧急抢救了一名被毒虫咬伤的小战士。
战士名叫田大毛,19岁的新兵。就在前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腿部一阵刺痛,很快大面积红肿,2号站平台 卫生队虽然给他及时进行处理,但病情并未好转。医疗队专家赶到时,他已经进入浅昏迷状态。
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排查,2号站平台网址 专家们诊断为由毒虫咬伤引起的急性过敏中毒反应,如不及时治疗,将有生命危险!专家们随即为他进行局部清创和消毒,涂抹抗炎药物,进行全身抗过敏治疗。凌晨3时,小田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茫茫戈壁,人烟罕见。医疗队巡诊的道路大多数是路况条件恶劣的边防巡逻道,有些路段被前不久骤至的暴雨冲毁。医疗队队员们乘坐着全地形巡逻车一路颠簸,车轮卷起的黄沙弥漫在车厢内让人透不过气来。
条件虽然艰苦,医疗队不论是老专家还是年轻人,始终坚守“不落一兵一哨”的承诺,上哨所、走连队,奔走在执勤点。因为很多项检查都需要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为了让官兵按时吃上早饭,医疗队坚持每天凌晨4点出发。
这感人的一幕幕,在海拔1000多米的神仙山哨所,在最西端的清河口哨所,在阿拉善军分区的每一个连队和哨所,一次次出现在记者眼前。北京和边关,相距千里,却因为这6年的巡诊深情,已把该院专家们和边防官兵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在北京与边防架起一条“生命通道”
“只要走得动,我就要一直走下去。”8月23日,在边防巡诊路上,医疗队年龄最大的眼科专家邹海兰坚定地表示。
就在当晚,边防某营营长赵东和上士张春来在驾车巡逻时,车辆前轮减震螺丝在剧烈的颠簸中脱落,当他们修理车辆时,意外发生了,温热的液压油飞溅进了他们的眼睛。
夜里12时,邹海兰一路小跑到团卫生队。“轻微的化学烧伤,没有大碍。”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她一边安慰着急切的边防官兵,一边为赵东和张春来冲洗眼睛,滴入抗生素眼液。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两人视力已经恢复。
为兵服务的坚定信念,让大家的心始终与边防官兵在一起——
在某团边防五连,下士罗敏抽血时突然栽倒。平衡针专家毛效军紧急施救,很快让他的血压恢复正常。据了解,老专家毛效军6年来多次来到边防巡诊、办讲座,在边防医护人员中推广平衡针疗法,是边防官兵的老朋友。
阿拉善军分区上士刘国权告诉我们,他和妻子结婚3年没有生育,两年前医疗队巡诊了解情况后,安排他到军区总医院进行治疗。如今,妻子已经怀上了宝宝。据悉,有上百名边防官兵家庭接受生育关怀,众多妻子成功受孕。
原药剂科主任赵汉臣研究发现,阿拉善军分区边防一线连队的饮用水矿物质含量超标。这次巡诊,他采集了每个连队的饮用水样本进行分析化验,准备为连队制造一批净化水设备。
一份统计显示,“华益慰医疗队”6年累计巡诊边防官兵、家属子女和驻地群众万余人次,后送治疗官兵及家属800多人,在北京与边防架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让戍边官兵在一线哨位享受专家服务
8月24日,医疗队队长、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沈春泉代表医院与阿拉善军分区某边防团签订了医疗支援与技术帮带协议,周期为5年。
6年前,几位退休老专家用一腔热血向边防官兵许下一个承诺:要让戍边官兵在不离开一线哨位的情况下享受到专家级的医疗服务。如今,新的医疗支援服务模式,让每年一次的专家巡诊转变成常态化医疗保障。
扎根戈壁27年的该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张艳勋深知边防官兵看病之难:“最西端的清河口哨所距团卫生队300多公里,官兵生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更别说日常的医疗保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