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医联体只会虹吸基层医院患者、跑马圈地等误区的人,已经逐渐从实践中发现,医联体模式不仅多样,还在政策的支持下大胆创新。这也是医疗行业最深刻的一次共享形式,将更好地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实现分级诊疗。
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2号站注册会员 明确今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提出组建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
其中,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医联体的建设可以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大医院减负。从而将更多精力放在疑难重症与科研方面,体现其公益性。
正如李克强4月20日参观威海孙家疃医院时说的那样,2号站注册平台 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医联体“1+1>2”效应
早在80年代,中国就已出现医联体,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横向打通、纵向联动,编织出一张覆盖全人群的保障网。这张保障网的形成不是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而是医联体产生了“1+1>2”的效应。
医联体内不仅要实行统一的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还要形成激励共享机制。
这需要医联体产生决策机构,代表公共利益行使调配权,对管理手段、经济杠杆、医保支付等激励方式进行配套改革。
包括财政补助、设备购置、人才聘用等,也要按照医联体整体要求配置,而不是按照医疗机构的行政等级。
同时,要打破医保的部门限制,由医联体统一结算,并结合多种付费办法,引导内部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患者合理就医。
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考核也需要改变,应该考核医联体整体服务情况,而不是单纯考核单个医疗机构。
2号站“通”则“不痛” 浅谈医联体的共享术
特别声明:凤凰集团2号站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2002-2023凤凰2号站-二号站平台-「联盟认证注册」版权所有